2019-04-28 22:16經濟日報 曾炎裕(群益投顧副總裁)
盤勢分析
4月下旬類股輪動快速,強勢股每天不同,大多都是1至3月幾乎沒上漲的標的,係為輪動補漲的投機行情,造成短線價差交易操作風險大幅提高,例如聯電、旺宏等基期較低個股大漲,觀望氣氛增加。
指數進入高檔,短線難以上漲2%以上,而中小型科技股盤中震盪動輒超過10%,中小型電子股當沖盛行,導致股價波動率更加提高,也會讓利多消息對股價支撐力道降低,須注意籌碼不穩引發連鎖性減碼動作;而當沖氣氛降溫,成交量自然減少,當美股回檔外資轉賣,指數順勢壓回。
量縮的另一個原因是季報,許多波段大漲個股第1季財報可能嚴重不如預期,財報公布前審慎等待。
投資建議
未上市的華為是今年全球科技競爭的縮影,美中貿易戰的核心5G產業,因為全球只有華為是真正做到「端對端」的業者,且既有系統也有終端產品,而且華為系統技術遠遠領先其他競爭對手至少一年以上,供應鏈業者表示5G什麼時候成熟,就看華為5G終端何時大規模出貨,而歐盟立場反覆,考驗美國對貿易戰何時收官。
再者,華為重量級旗艦機P30發表,今年第1季銷售量超越蘋果,其中中國市場第1季出貨成長超過50%,今年華為將超過三星,成為全球手機龍頭,強大供應鏈布局能量,包括大立光、億光、欣興、大毅、易華電、穩懋、華通、京元電、矽品、華新科、晶技,聯詠等,以及台積電和鴻海。
外資對傳統產業聚焦在具備產業領導地位、獲利高成長、大廠供應鏈、政府政策支持等個股,外資買超績優傳產會持續一段時間,透過建立部位、吸收籌碼、緩步拉高,等待內資進場再實現獲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