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11-11 23:39經濟日報 林彥豪(富蘭克林華美第一富基金經理人)
盤勢分析
11月加權指數在外資買盤與利多消息頻傳下,大盤指數驚驚漲,不斷挑戰創29年新高,科技上游權值股領軍上攻,但短線獲利了結賣壓偏重,傳產與金融股順勢接棒演出,短線投資氣氛樂觀後轉弱,應避開漲多個股,建議布局股價偏低且具業績表現支撐者,而傳產、金融、消費類股則有機會落後補漲。
觀察台股技術面,10日線跌破維持整理格局,貿易戰恐慌降低甚至消息面轉趨樂觀,降息效果漸展現,指數可望受資金行情攀高帶動;而短期內要留意的是大盤漲多開始修正,不少重點個股在10月創波段高或歷史高點後,進入橫盤整理或回檔,評價過高仍要留意的重點,選股注意平衡風險。
投資建議
傳產部分,雖然科技族群受惠美中貿易供應鏈變化,但是全年漲幅已高,且美國與中國的經濟數據仍有疑慮,建議可留意內需消費股的銷售動能增溫,台灣今年第3季GDP年成長率上修至2.91%,優於預期;就內需來看,民間消費年成長1.96%,加上兩大購物節與耶誕節需求刺激,可留意業績成長效應。
塑化類股在貿易戰干擾,需求走弱,全年行情表現不如預期,不過,近期乙烯等上游原料的歲修陸續結束,價格行情隨著供給增加拉回,下游產品跌幅可望優於原料,利差空間可期待,油價在市場期待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可能減產有所支撐,塑化股評價來到相對低價位,具長線的投資價值。我們對於2020年展望依舊正面,以選股不選市為主,建議逢低可找機會布局如晶圓代工、IC設計、封測與去美化受惠股,部分個股漲幅樂觀,可能需要更多的風險容忍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