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2-04 23:33經濟日報 廖哲宏(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)
盤勢分析
隨著3日開盤補跌完新春期間肺炎疫情壓力,陸股於4日出現回彈,加上美股受到優於預期的製造業數據提振,四大指數同日也全數收漲,激勵包括台股在內的亞股表現,4日台股開高走高,最後收於11,555點,大漲201點,漲幅1.7%,重新站回11,500關卡,成交量則來到約1,617億元,較前日略為縮減。
投資建議
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,台股上周新春開紅盤便先行反應春節疫情承壓,並在隔日隨即止穩,而2月3日時雖然受到延後開盤的陸股補跌衝擊再次下跌,但4日也在權值股的領漲下回神反彈,幾乎各大類股皆呈漲勢。
從資金面來看,自新春開紅盤統計至今外資累計雖仍呈賣超,但缺口已逐漸縮小,並在承接買盤的出現下,指數表現也逐漸回穩。
分析此次疫情利空,由於主要災區的中國湖北為多項電子產業如PCB載板、通訊設備的供應鏈產地,對於相關廠商第1季的營收的影響將無可避免。
此外,政府為了防堵疫情擴散而對於人潮聚集與流動做出的控制,也對於包括餐飲、旅遊及交通等產業帶來衝擊。
整體來說,中國第1季的GDP及經濟成長將會受到影響,根據過去SARS經驗,在消化完對疫情的短線壓力後,市場後續表現仍將回歸基本面。
展望後市,隨中國政府將春節開工延後至2月3日,部分廠商更將復工延至10日,故對疫情後續發展及連帶對產業、市場帶來的衝擊,在10日之後進行觀察將較為準確,此前建議謹慎應對。
操作建議上,由於疫情影響時間長度及發展難以預估,台股跌勢是否會持續仍待觀察,建議可鎖定具利基、符合長期發展趨勢且體質健全的標的、主動選股並分批進場,不宜躁進。
在產業方面,包括電商、線上教育及電競等「宅經濟」有望成為此波疫情受惠的類股,而供應鏈生產基地位於中國以外地區的電子業,也有望成為轉單效應的受益者,值得關注。